2006年6月22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一版: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民工子女候鸟式就学让人心疼
奉化酝酿政策挽留贫困学童
本报记者 李稹

  暑假临近了。两个月的假期,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漫长学习生涯的休整,但对奉化市不少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来说,却是惜别父母、同学的迁移时间——他们将离开当地学校,回老家上学。奉化育才民工子弟学校在一次调查中发现,该校有20%的学生选择回到原籍读书。这现象在奉化各民工子弟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
  “在这里,一学期要交400-600元的杂费,虽然比其他学校便宜了不少,但两个孩子上学,负担还是很大。现在老家农村小孩读书都免杂费了,把孩子送回去读书,汽车接送费、午餐费等都可以省下,一年能省千把块钱。”从安徽来奉化打工的方仙琼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中发现,民工送孩子回农村上学并非个例,而是在相关背景下的普遍选择。今年初,中央和地方在中西部贫困县开展了“两免一补”政策,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杂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两免一补”不仅提高了当地的入学率,也大有把外出的学童拉回之势。
  但记者同时发现,送孩子回农村上学其实是家长的无奈之举,孩子们也大都希望继续留在原地上学。
  “当然希望能让他们留在自己身边。”河南籍外来务工者田永昌说,“家里只有孩子爷爷一人,实在很难照顾到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我想留在奉化读书。”在育才民工子弟学校读四年级的王雪(化名)下学年也将回安徽老家,她显然很不情愿:“我想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想跟同学们在一起。这里的老师也很好……”
  “如果我们民工子弟学校的贫困孩子也能享受‘两免一补’,那他们就不用为了费用问题而被迫迁移了。”育才民工子弟学校教务主任徐银中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或者,希望这里能像宁波、杭州等地一样,由政府给贫困的民工子弟相应补助。”
  杭州市天成小学正是徐银中口中的由地区政府管理为主的民工子弟学校之一。该校不仅费用低廉,对贫困学生还有130-170元的培养费补贴,这几年生源增加很快。
  可喜的是,记者从奉化市教育局了解到,他们已对民工子弟“回潮”现象引起重视,并开始借鉴其他城市的做法。但有关负责人同时也表示,具体做法还需要再研究。